2020年安徽省中医药科学技术奖评审工作已结束,共推荐省中医药科学技术奖一等奖3项、二等奖5项、三等奖9项。根据《安徽省中医药科学技术奖励办法》规定,现将评审推荐的特等奖、一、二、三等奖项目予以公示。如对公示的项目或人员持有异议,任何单位或个人自公示之日起7日内向省中医药学会提出。对公示项目或人员提出异议,要以书面形式详细写明异议的内容和事实根据。以单位名义提出异议的,应写明单位负责人和联系人姓名,并加盖本单位公章;个人提出异议的,应写明本人真实姓名、工作单位和联系地址。
省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电话:0551-68129065
通信地址:合肥市新站区龙子湖路350号(少荃湖校区)安徽中医药大学科技处
安徽省中医药学会
2020年10月12日
2020年安徽省中医药科学技术奖评审结果名单
序号 | 项目名称(中文) | 主要完成单位 | 主要完成人 | 推荐等级 |
1 | 胃俞募穴针刺调节胃运动的协同效应及其中枢机制研究 | 安徽中医药大学 | 申国明、王浩、蔡荣林、黄顺、管媛媛、章梦婷 | 一等奖 |
2 | 安徽省药用菊花基础与应用研究 | 安徽中医药大学、安徽科技学院、安徽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、安徽菊泰滁菊草本科技有限公司 | 吴德玲、俞浩、俞年军、张亚中、刘金旗、肖新、张伟、史亚东、翟宏焱、张雨雷、邢丽花 | 一等奖 |
3 | 《韩明向杏林耕耘60年》 |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| 韩明向、韩辉、陈炜、吴丽敏、胡蝶、纪娟、汪美霞、丁小娟、李祥、宋成玮 | 一等奖 |
4 | 益气养阴活血法在间质性肺疾病中的应用 |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| 张念志、陈炜、董梅、纪娟、郑彩霞、刘玲、黄鹤、周静 | 二等奖 |
5 | 胃息肉病中医诊疗指南制订 | 六安市中医院、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、安徽省针灸医院、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、厦门市中医院、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、安徽芜湖市中医院、广西柳州市中医院、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、江苏无锡市中医院、安徽省宁国市中医院 | 唐伟、马燕、张声生、李学军、查安生、陈一斌、高生、唐喜玉、周晓玲、陈远能、沈旦蕾、朱鑫焱 | 二等奖 |
6 | 针灸治疗药物成瘾研究与临床应用 | 安徽中医药大学 | 宋小鸽、蔡兴慧、侯晓蓉、张荣军、吴生兵、张阳 | 二等奖 |
7 | 针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及机制研究 |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| 朱艳、俞红五、潘喻珍、杨佳、吴炳坤、胡雪、曹云燕 | 二等奖 |
8 | 难溶性中药组分口服微粒给药系统的构建及吸收机制研究 | 安徽中医药大学 | 胡容峰、吴鸿飞、周安、王斌、陈胜麒 | 二等奖 |
9 | 《新安孤本医籍丛刊·第一辑》 | 安徽中医药大学 | 王鹏、王旭光、黄辉、邓勇、谭辉、何玲、叶红、罗梦曦、郭锦晨、王瑞 | 三等奖 |
10 | 基于“胞脉系于肾”研究补肾健脾中药防治复发性流产的应用和作用机制 |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| 李伟莉、余欣慧、 储继军、熊程俏、 李肖凤、王媛中、 王瑞雪、刘明敏 | 三等奖 |
11 | 大黄龙牡汤和活性炭高位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对比研究 | 太和县中医院 | 张坤 | 三等奖 |
12 | 疏肝健脾方对不同时相肝纤维化的防治作用及代谢组学机制研究 |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| 姜辉、高家荣、张家富、黄开泉、王欢、韩燕全、秦秀娟 | 三等奖 |
13 | 国家名老中医丁锷诊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临床经验应用研究 |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| 周正新、朱磊、刘安平、王峰、张建华、王正 | 三等奖 |
14 | 针灸联合Lokohelp机器人康复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下肢偏瘫疗效评价 | 太和县中医院 | 班文明、倪代梅、张明明、付小奎、丁昊鹏、高传俊、马广盛、董伟伟、宫晓飞、孙玉 | 三等奖 |
15 | 不同针刺法分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 | 淮北市中医医院 | 孙钰、杨可、程勋昌、王鹍、王小燕 | 三等奖 |
16 | 自组装溶致液晶递送中药活性成分的关键技术研究 | 安徽中医药大学 | 储晓琴、桂双英、王邢琦、吴文青、曹娇娇、李倩、黄洁 | 三等奖 |
17 | 十味疏风通窍颗粒的制备工艺和质量控制研究 | 六安市中医院 | 刘国彬、徐庆仪、戴春光、郁冬冬、郭怀宇 | 三等奖 |